“十二五”规划建议提出,要实现基础养老金在全国统筹。养老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,不仅老年人关心,中青年人也很关心。为什么要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?它的社会保障意义有哪些?哪些人能够获益?就读者关心的问题,记者采访了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主任白红光教授。
全国统筹多方受益
记者:“十二五”规划建议提出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,作为一个目标,它带来了哪些“利好”消息?
白红光:这是一个惠及民生的消息,可以说是“利好”多多!请读者注意,在表述这一问题时的完整句式。这就是:要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覆盖,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,实现基础养老金在全国统筹。
这句话有三层意思,一是要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覆盖。在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时候,曾提出在2020年以前实现覆盖。如今列入“十二五”规划建议,意味着推进速度明显加快,将在五年内实现。这对全国农民,尤其是中老年农民,绝对是“利好”消息。他们有望享受到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惠。农民也能像城里人那样享受养老金待遇,这不再仅仅是一个梦想,将会成为真切的现实。
记者:第二层意思就是城镇职工和居民了?
白红光:对,二是要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。请读者特别注意“居民”这一关键词。完善养老保险制度,“完善”哪里呢?就是要向实现全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迈进。城镇职工,不论你是在企业、事业单位或是从事个体经营、劳动等等,都是有基本养老保险的,都是有养老金的。如今,农民也逐步有了养老保险,但是,有一部分城镇居民还是“空白点”,比如,由于种种原因,有些人没有就业,家庭妇女,或者由农村投奔在城里工作的儿女这样的老人等等,以前是不可能有养老金的。“十二五”规划建议填补了这个“空白”,城镇居民也成为养老金制度的受益者。
记者: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是否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人从中受益?
白红光:是这样的。第三层意思就是实现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。这是目标。可以说,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,是关系到所有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大事。实现了全国统筹,受益人也是所有的劳动者。
社会保障不断完善
记者:为什么要搞养老金全国统筹呢?
白红光:我们还是先向读者说明“统筹”这个概念吧。所谓统筹,就是在一定范围内,统一筹划养老保险金的征缴、管理和使用的制度。在没有实现全国统筹之前,我们现行的是区域统筹的制度。就是由每个统筹区各自负责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,结余主要归统筹区支配和使用,缺口一般都需本级政府和本级财政填补。
记者:是否可以说全国统筹是一次提升和进步?
白红光:当然是。可以说,养老金全国统筹标志着社会保障的不断完善。我们的养老金统筹,经历了企业统筹、县级市统筹、省级统筹和即将实行的全国统筹这样几个阶段: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,我们实行的是企业统筹,就是由企业征缴和支付养老金。当时,由于大部分企业的职工年龄结构轻、退休职工少,征缴的养老金结余部分并没有保存起来,而是转入企业的建设经费,形成了国家固定资产。但是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国有或集体所有制的企业里,退休职工逐年增多,养老金支付越来越多,造成了许多老企业无法及时足额地发放退休职工养老金。
记者:是的,沉重的退休金负担曾经让众多企业不堪负重,在与新兴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。
白红光:由于新兴企业和民营企业职工年龄结构轻、领取养老金的人少,其养老金有结余,这就形成了新老企业养老负担的不均衡。这种不均衡造成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公平、不平等地位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就采取了养老金由县级市或地级市养老金统筹。
这种在更大范围的养老金统筹,化解了老企业生存、发展的难题,但是,又带来了新老城市之间养老负担不均衡的新问题。比如在广东省,作为新兴城市的深圳市,由于就业人口年龄结构轻,在养老金“以支定收”的原则下,2006年以前,社会基本养老金的收缴比例为2%,2006年才涨为10%,2007年为12%,而广州市早在2006年以前就是20%了。这又形成了新老城市由于养老负担不均衡,不利于公平竞争的问题。
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省级(直辖市、自治区)统筹,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实行的是省级统筹。省级统筹在某种程度上化解了省内不均衡等问题,但是,仍然有一些问题无法解决,比如,养老保险关系的“无障碍”转移以及地区差等问题。所以,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既是民心所向,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。
缩小差距共同富裕
记者: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有何社会保障意义?
白红光: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,最重要的社会保障意义是:它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统一费率、统一发放、统一机制、统一制度。这有利于逐步缩小收入差距,实现工作平等、收入公平、保障均衡,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,实现共同富裕。今后的养老金将形成三条腿制度,即国家保基本、保公平,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保效率。
同时,社会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还可以解决劳动力省际流动障碍问题,以及各省(直辖市、自治区)由于养老负担畸轻畸重而导致的丰歉不均问题。全国统筹是层次最高的统筹,大数法则能最有效地发挥作用,有利于基金在更大范围内调剂盈亏,形成基金的财务稳定。
养老金全国统筹还可以解决地方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“各自为政”,各有差别,难以均衡的问题,以及制度安排(俗称“碎片化”)对社会保障制度健康发展、不断完善的不利影响问题。有利于实现养老金“全国一盘棋”。
流动方便获益实惠
记者:养老金全国统筹哪些人群受益多?
白红光:当然是农民兄弟了,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覆盖,农民是最大的受益人群。农民工是流动比较频繁的劳动者,如果农民工在不同统筹区之间转移养老保险关系,会影响这两个统筹区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和使用,因此大多数统筹区都不支持养老保险关系的“无障碍”转移,而是要附加一些条件。比如,在深圳缴的社会统筹部分,转到云南,深圳必需扣缴20%,才同意转出。或者要求参保人员在转入地累计缴纳5至10年保费,才能在退休之后享受转入地的养老金待遇,这对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障权益是一种伤害,曾一度在某些地方形成农民工的“退保潮”。养老金全国统筹将会解决这一困扰农民工的难题。让劳动者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、自主择业,并且在流动过程中不会使自己的养老金权益受损。
记者:有些老人在外地工作,退休后投奔在天津工作的儿女并共同生活,领取养老金多有不便,统筹之后会更方便吧?
白红光:是的,以后养老金的异地领取会更方便。因为养老金全国统筹以后,统一发放,就可实现“一卡通”,在哪里领取都可以、都方便。
统筹之后,无保居民也能够“老有所养”。对于“缴费年限”少于15年的老人,可以继续缴保满足15年后领取养老金。
同时,在保证发达地区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待遇不降低的前提下,实现增量改革,不断提高欠发达地区领取养老金的待遇水平,缩小差距,最终实现公平。
相关文章
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收藏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